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科技 >> 特殊农业产业 >> 生姜产业
莱芜生姜产业发展现状及下一步发展思路
发布日期:2018-02-19浏览次数: 字号:[ ]

一、生姜产业发展现状

莱芜生姜种植已有2000多年历史,以其色泽金黄、油光鲜亮、块大、皮簿、肉细、丝少、辛辣、味浓、营养成分高等优点,享誉海内外。在1960年全国八省二市“三辣”生产规划会议上,莱芜生姜就被列为全国名贵产品。1961年,莱芜被山东省定为生姜商品基地县。2002年,莱芜生姜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2003年,莱芜生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2005年,莱芜生姜被列为山东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2008年,莱芜生姜获得国家工商总局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全市生姜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年产35万吨,全市年加工储存能力达到70多万吨。全市以生姜为主的加工、流通企业达到600多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获自营出口权的企业90多家,30家企业获得HACCP认证,7家企业获GAP(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3家企业获得EUREPGAP(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通过标准化生产,莱芜生姜的市场和价格优势明显提升,莱芜万兴果菜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欧盟良好农业操作规范认证后,生产生姜出口价格由每吨400美元提高到1200美元。近年来,我市逐步加大生姜产业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把姜油、姜油酮、姜烯酚等附加值高的产品作为开发利用的重点,目前已形成保鲜、腌渍、脱水和加工四大系列100多个产品,生姜及生姜制品畅销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莱芜生姜产业出口额达1.2亿美元以上,万兴公司出口额达到1.6亿美元(其中生姜0.5亿美元以上),为中国生姜出口第一大户。“莱芜生姜”已成为我市一大特色农业和支柱产业,同时成为我市对外农业合作与交流的知名品牌和城市名片。

围绕提高生姜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先后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开展重大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等工作。市农科院搜集生姜种质资源总数达到76种156个品种共180余份,建立生姜种质资源圃10亩,选育出了辐育1号大姜、鲁中大姜2个生姜新品种和5个生姜抗病新品系。市农业局植保站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开展了姜瘟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利用Co60-γ射线和航天育种技术诱变选育B030x高拮抗性新菌株,并筛选防治姜瘟病效果好的药剂;目前采用的生物制剂防治姜瘟病效果显著,防治效果达97.75%,增产效果明显,比对照区平均亩增产3730.29斤,增产107.21%。莱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研究所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重点研究了异型眼蕈蚊在生姜上的发生消长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目前已初步摸清了异型眼蕈蚊从田间到姜窖的传播途径。同时筛选出防治异型眼蕈蚊效果较好的两种药剂——有机磷类农药和菊酯类农药,以期获得高效无残留的植物源农药。

生姜精深加工企业也不断提高产品等级,由莱芜东兴源食品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山东省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我市首家农业领域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建成使用。由山东万兴食品有限公司发起组建的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加强了生姜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科技支撑生姜产业发展步伐,为我市生姜产业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盛德泰食品有限公司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开展科技合作,成功开发了姜茶、低盐姜片、低糖姜条、姜粉、姜休闲食品等25个生姜精深加工产品,其中3个产品系列和工艺填补国内空白。

二、下一步发展思路

依托山东省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省内外等高校院所进一步开展生姜抗病育种、姜瘟病防治、异型眼蕈蚊生物防治、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和精深加工技术等研究,全面提升莱芜生姜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一是生姜种质资源圃建设及抗病育种研究。继续搜集国内外生姜优良品种,建立国内面积最大、品种最全的生姜种质资源圃和生姜种质资源信息库,建立多元化生姜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同时利用系统育种和诱变育种等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高效、抗病虫、抗逆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

二是姜瘟病生化防治技术研究。联合山东省农科院原子能所,研究利用现有的JX020x系列拮抗菌,结合其他化学和生物农药,探索增效拮抗作用,选出增效效果好的制剂配方;研究JX020x新变异菌株的发酵工艺和工厂化生产工艺,制定科学合理的姜瘟病防治药剂和方法;根据试验筛选的防治姜瘟病的最佳药剂、最佳使用时期和使用方法,在示范田中推广应用,力争在姜瘟病生化防治上实现重大突破。

三是生姜贮藏期异型眼蕈蚊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联合山东农业大学,重点研究异型眼蕈蚊在不同条件下,实验种群生命活动规律以及从田间到姜窖的传播途径、异型眼蕈蚊田间种群发生消长规律。进行室内不同药剂防治异型眼蕈蚊幼虫试验研究,筛选高效、低毒、无残留药剂或药剂配方及使用浓度、最佳使用时间等,制定防治异型眼蕈蚊技术规程,并建立示范样板窖,进行示范推广。

四是生姜标准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联合中国农科院、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重点研究生姜新品种、农田智能无线监控、配方施肥、适度遮荫、群体调控、农田自动能力监测、科学储存、农田改进传统栽培方式、自动灌溉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十大标准化种植先进适用技术。制定出生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建设5000亩生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辐射带动4.5万亩生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同时建立生姜种植、运输、储藏、加工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并辐射带动全市生姜产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是生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联合清华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围绕食用、医用、保健、洗涤化妆等领域,重点开展生姜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特别是利用细胞破壁技术,开展生姜超微细加工技术研究,开发生姜颗粒冲剂、功能性姜膏、姜汤、生姜调味品、暖姜汁保健饮料、姜茶、生姜沐浴液、洗发液等一批方便化、功能化、专用化产品,提高莱芜生姜转化增值水平和国际市场竞争力。利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或者微波萃取等方法,开展生姜产品中的辣味成分姜酚、姜脑和姜酮的提取技术研究与保健产品开发。另外,利用生物工程技术,开展姜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姜苗饲料、姜苗可降解生物环保餐具等产品,进一步拓宽姜苗资源利用新途径,延伸壮大生姜产业链条,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